北京:
纽约:
东京:
伦敦:
首页 市场速递 实时资讯 市场评论 财经日历 黄金原油 货币专题 会员分析 产品服务 投资学院 全网信息
央行发布白皮书 数字人民币五大特点要谨记

作者:和讯网 2021-07-20 09:38


  7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组发布了第一版数字人民币白皮书《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在法定数字货币正从理论走向现实的背景下,白皮书旨在阐明央行在数字人民币研发上的基本立场,阐释数字人民币体系的研发背景、目标愿景、设计框架及相关政策考虑。

  在当日召开的吹风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介绍,截至2021年6月30日,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132万个,覆盖生活缴费、餐饮服务、交通出行、购物消费、政务服务等领域。开立个人钱包2087万余个、对公钱包351万余个,累计交易笔数7075万余笔,金额约345亿元。

  展望下一步工作,范一飞表示,人民银行将按照国家“十四五”规划部署,继续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不预设推出时间表。

  降低全社会零售支付成本

  根据白皮书,数字人民币是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与实物人民币等价,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

  第一,数字人民币是央行发行的法定货币。发行、流通管理机制与实物人民币一致,但以数字形式实现价值转移。

  第二,数字人民币发行权属于国家。央行负责向作为指定运营机构的商业银行发行数字人民币并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指定运营机构及相关商业机构负责向社会公众提供数字人民币兑换和流通服务。

  第三,数字人民币主要定位于现金类支付凭证(M0),将与实物人民币长期并存。只要存在对实物人民币的需求,人民银行就不会停止实物人民币供应或以行政命令对其进行替换。

  第四,数字人民币是一种面向社会公众发行的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其推出将立足国内支付系统的现代化,充分满足公众日常支付需要,进一步提高零售支付系统效能,降低全社会零售支付成本。

  第五,在未来的数字化零售支付体系中,数字人民币和指定运营机构的电子账户资金具有通用性,共同构成现金类支付工具。商业银行和持牌非银行支付机构在全面持续遵守合规及风险监管要求,且获央行认可支持的情况下,可以参与数字人民币支付服务体系。

  白皮书指出,中国研发数字人民币体系,旨在创建一种以满足数字经济条件下公众现金需求为目的、数字形式的新型人民币,配以支持零售支付领域金融基础设施,支撑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提升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没有银行账户的社会公众可通过数字人民币钱包享受基础金融服务,短期来华的境外居民可在不开立中国内地银行账户情况下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满足在华日常支付需求。

  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局长罗锐强调,数字人民币将与实物人民币并行发行,实物人民币将与数字人民币长期并存。

  那么,数字人民币与一般电子支付工具有何异同?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介绍,数字人民币与一般电子支付工具处于不同维度,既互补也有差异。数字人民币在支付功能上虽与其相似,但数字人民币是国家法定货币,是安全等级最高的资产。同时具有价值特征,可在不依赖银行账户的前提下进行价值转移,并支持离线交易,具有“支付即结算”特性。此外,数字人民币支持可控匿名,有利于保护个人隐私及用户信息安全。

  “与和实物人民币之间的关系一样,数字人民币将和传统电子支付工具长期并存。”穆长春强调。

  多家银行机构参与研发

  目前,社会各界对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的认识尚存分歧,市场上存在是否会引发金融脱媒、削弱货币政策、加剧银行挤提等方面的争论。

  对此,白皮书明确,开展数字人民币研发以来,人民银行始终通过业务、技术和政策设计,确保数字人民币体系对现有货币体系、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运行的影响最小化。

  首先,数字人民币坚持M0定位,不计付利息,以降低与银行存款的竞争;投放方式与实物人民币基本一致,采用双层运营模式且由商业银行承担向公众兑换的职能。同时,人民银行也适当设置制度摩擦,防范银行挤兑快速蔓延。为引导数字人民币应用于零售业务场景、降低对存款的挤出效应,避免套利和压力环境下的顺周期效应,提出数字人民币钱包分级分类设计,分别设置交易金额和钱包余额上限。此外,人民银行还为数字人民币建立大数据分析及风险监测预警框架,以提高数字人民币管理的预见性、精准性和有效性。

  人民银行也正在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以评估其对试点地区货币政策、金融市场、金融稳定等方面的影响。

  范一飞介绍,2019年末以来,人民银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及北京冬奥会场景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以检验理论可靠性、系统稳定性、功能可用性、流程便捷性、场景适用性和风险可控性。2020年11月开始,增加上海、海南、长沙、西安、青岛、大连6个新的试点地区。目前,参与数字人民币研发的运营机构主要包括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银行,中国移动和工行,中国联通(600050,股吧)、中国电信和中行分别成立联合项目组参与研发,网商银行和微众银行也参与研发,招商银行(600036,股吧)近期亦已获准加入。

  范一飞表示,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开展以来,已初步验证了其在理论、政策、技术和业务上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不过随着试点测试逐步深入,也面临着压力和挑战。其中,需进一步观察验证数字人民币的影响,人民银行将充分考虑研发试点与经济数字化转型、金融科技推广应用等因素相互影响的客观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完善相关设计。

  研发试点不预设时间表

  展望未来,范一飞表示,人民银行将按照国家“十四五”规划部署,继续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不预设推出时间表。重点稳妥有序推进研发试点工作,研究完善相关制度规则,加强重大问题研究。

  目前,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方面前景广阔,但发展缓慢。白皮书指出,未来人民银行将积极响应二十国集团(G20)等国际组织关于改善跨境支付的倡议,研究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领域的适用性。根据国内试点情况和国际社会需要,在充分尊重双方货币主权、依法合规的前提下探索跨境支付试点,并遵循“无损”“合规”“互通”三项要求与有关货币当局和央行建立法定数字货币汇兑安排及监管合作机制,坚持双层运营、风险为本的管理要求和模块化设计原则,以满足各国监管及合规要求。

  同时,央行将继续推动国内研发试点工作,进一步扩大应用场景覆盖面,实现特定试点区域内的应用场景全覆盖,打造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

  在制度建设方面,目前公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已进一步明确了“人民币包括实物形式和数字形式”。白皮书明确,针对数字人民币的特征,还需制定专门的监管办法与要求。对数字人民币的监管应以确保法定货币属性、严守风险底线、支持创新发展为原则,目标是确立数字人民币业务管理制度,明确对指定运营机构监管要求,落实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等法律法规,强化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营造数字人民币安全、便利、规范的使用环境。

资讯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李林鸾 许予朋

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核实。未经同意,请勿转载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会员文章,其作者博客简介和文章内容,均由作者本人编写,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网站无关。理财18网不对简介和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做任何保证。理财18网未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直接联系网站用户。任何网站用户因私加会员联系方式而导致的相关账户泄露与资金损失,均由网站用户自行承担。

文章标题搜索     
  博客搜索     
更多精彩文章

和讯网    和讯网创立于1996年,从中国早期金融证券资讯服务脱颖而出,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财经资讯垂直网站,并始终保持高端财经领域用户排名第一。已经成为投资者提供“多层次金融信息和交易服务”的专业金融投资平台,并在该领域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Copyright @ 2004 - 2024 lica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