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元指数在震荡一天后走高,最初刷新一周低点,随后收涨
- 美国 7 月 CPI 数据喜忧参半,但美联储决策者急于庆祝战胜通胀。
- 在更多数据公布前的谨慎情绪,以及美国通胀缺乏鸽派认,推动了收益率和美元,不过盘初市场波动不大
美元指数(DXY)多头占据主导地位,尽管亚洲时段早盘市况清淡。尽管如此,美元指数在周四的表现却很不稳定,一开始下滑刷新周内低点,随后从101.81点反弹,并以阳线收盘。值得注意的是,截至记者发稿时,该指数走高至 102.65 附近。
在美国数据方面,7 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符合市场预测,月率为 0.2%。不过,该月 CPI 年率从 3.0% 放缓至 3.2%,低于预期,这是 13 个月来年率首次加速。
此外,除食品和能源外的 CPI(又称核心 CPI)月率也持平于 0.20%,符合市场共识,但年率则从 6 月份的 4.8%放缓至 4.7%,符合预期。
此外,截至 8 月 4 日当周,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从预期的 23 万上升至 24.8 万,前值为 22.7 万;续请失业金人数从 169.2 万(修正值)回落至 168.4 万,市场预期为 171 万。
在大部分美国数据向下之后,美联储(FED)的多位政策制定者发表讲话,表达了美国央行在通胀问题上来之不易的胜利。然而,他们的讲话似乎不太令鸽派人士信服,加上中国担忧,推升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
尽管如此,费城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帕特里克-哈克(Patrick Harker)为美联储在对抗通胀方面取得的进展举杯,波士顿联储主席苏珊-柯林斯(Susan Collins)和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拉斐尔-博斯蒂克(Raphael Bostic)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为美国CPI走软而欢呼。不过,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拒绝了对他们胜利的欢呼,同时表示:"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越来越多的人担心,英国和欧盟也将效仿美国,限制对中国科技公司的投资,这似乎对市场的地缘政治担忧提出了挑战。此外,关于一线经济体经济增长放缓以及中国、德国和英国经济衰退的讨论,也令美元买家退却。
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美国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创下一周来最大涨幅,最新达到 4.10%。即便如此,美股收涨,尾盘收窄涨幅,标普500指数期货依然小幅上涨。
展望未来,美国 7 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和密歇根大学(UoM)8 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CSI)初值将受到关注,从而引导美元指数日内走势。同样重要的还有密歇根大学 5 年期消费者通胀预期。最重要的是,央行的最新消息和中国新闻将是决定报价进一步走向的关键。
技术分析
如果日线收盘突破5月31日以来的下行阻力线,目前在102.50 附近构成短期支撑位,美元指数多头将指向上周录得的月度高点 102.85 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