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纽约:
东京:
伦敦:
首页 市场速递 实时资讯 市场评论 财经日历 黄金原油 货币专题 会员分析 产品服务 投资学院 全网信息
美联储如何推动经济繁荣衰退周期?

作者:理财18资讯 2024-06-04 10:23


美联储的宗旨是“为国家提供更安全、更灵活、更稳定的货币和金融体系”。

这不是央行该做的事情。

事实上,美联储不断干预货币体系,调整利率,凭空创造货币来支持政府借贷和支出,从而破坏了货币体系的稳定。这导致了更广泛的经济不稳定,表现为经济繁荣与萧条。

大多数人谈论经济时,往往关注政府政策,例如税收和监管。例如,共和党人将通胀归咎于拜登总统。与此同时,民主党人将 2008 年金融危机归咎于“放松管制”。虽然政府政策肯定会影响经济轨迹,但这种党派分析忽视了舞台上最大的参与者——美联储。


如果不了解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如何推动繁荣与萧条的周期,就无法把握经济全局的规律。

其他政府政策的影响发生在美联储的货币框架内。印钞和利率操纵助长了繁荣,而不可避免的试图回归“常态”所采取的政策则导致萧条。

简单来说,轻松赚钱会吹大泡沫。泡沫破裂会引发危机。

冲洗。清洗。重复。

繁荣
当经济放缓或陷入衰退时,美联储等央行会降低利率并推出量化宽松(QE)计划来“刺激”经济。

低利率鼓励借贷和消费。突然涌现的大量廉价资金让消费者能够轻松借钱并消费更多,从而刺激经济。央行还激励企业和政府实体借贷和消费。再加上量化宽松政策,央行可以通过这些人为的低利率向经济注入数十亿美元的新资金。

量化宽松政策加剧了这种影响。

量化宽松是一个花哨的说法,指的是印制大量货币。当然,美联储并没有在埃克尔斯大厦地下室里印制美元钞票的印刷机,但它产生了同样的实际效果。美联储以数字方式凭空创造货币,并用新美元购买证券和政府债券,从而将“现金”直接投入流通市场。量化宽松不仅增加了经济中的货币数量,还有第二个功能。当美联储购买美国国债时,它将政府债务货币化。实际上,美联储创造了对国债的人为需求。这使得政府可以比平时借入和支出更多资金。

美联储还可以购买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等金融工具,就像 2008 年量化宽松期间和疫情期间所做的那样。这实际上起到了银行救助的作用。大银行可以从资产负债表中移除这些毫无价值的资产,并将其转移到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中。从理论上讲,这会使银行更有偿付能力,并鼓励它们放贷更多资金,以缓解银行财务状况不稳定时出现的信贷紧缩。

这种货币政策导致昙花一现式的繁荣。所有这些新资金都必须流向某个地方。这可能会导致消费价格上涨(通货膨胀的症状),但总体而言,它会推升房地产和股票市场等资产价格,从而产生虚假的财富效应。人们感觉更富有,因为他们看到资产价值迅速上涨。在大量债务驱动的支出和资产价格迅速上涨的情况下,经济增长,有时速度快得惊人。

这一过程也造成了不平等。这些新货币的第一批接收者,通常是银行家和有政治关系的个人和机构从新铸造的美元中获得最直接的利益。他们决定将钱花在何处,这导致所选行业或资产类别的需求人为增加。想想 2008 年之前的房地产市场,或者互联网泡沫时期的科技公司。这加剧了资本结构的扭曲。第一批接收者还可以在通胀效应显现和价格上涨之前花掉新货币。那些后来通过加薪等方式获得资金的人,无法获得与第一批使用者相同的好处。价格通胀吞噬其收益。

与此同时,货币创造带来的经济增长强劲、失业率下降、股市上涨,给人一种经济健康的假象,但货币政策却掩盖了经济根基的腐烂。

要维持经济扩张,需要资本品——工厂、机器和自然资源。资本品是通过储蓄和投资生产的。当央行在没有健康的基础资本结构的情况下刺激消费时,最终将无法维持。你可以印制所有你想要的美元,但你不能印制东西。在某个时候,信贷驱动的扩张将超过可用的资本存量。到那时,纸牌屋就会开始倒塌。

想象一下,你计划建造一堵巨大的砖墙。由于利率低且信贷充裕,你借到了完成这项工作所需的所有资金。但工程进行到三分之二时,出现了砖块短缺的情况。你可能有足够的钱,但没有砖块。你无法完成你的项目。

这一情景简化了美联储推动的经济扩张期间经济的状况。投资者手握大量现金,开始进行各种他们永远无法完成的项目。最终,投资失误显露无疑。繁荣摇摇欲坠,然后崩盘。

萧条
当然,美联储也推动萧条进程。

一旦经济明显复苏,美联储通常会试图收紧货币政策,以控制物价上涨。美联储会结束量化宽松计划,开始推升利率。当经济复苏似乎全面展开时,美联储甚至可能转向量化紧缩政策——缩减资产负债表。在经济繁荣时期,政府、消费者和企业积累了大量债务。利率上升会增加偿还债务的成本。利率上升还会阻碍新的借贷。轻松赚钱的机会枯竭了。这加速了下一次经济衰退的到来,循环往复。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回顾一下过去三次繁荣与萧条的周期。

1987 年 10 月,股市崩盘。次年,通货膨胀率升至 5% 以上,促使时任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在 1989 年初将利率提高至 9% 以上。这导致 1990 年代初出现轻微衰退。格林斯潘在 1992 年底将利率降至 3% 以下,然后在 1994 年开始缓慢上调利率。但美联储从未将利率提高到衰退前的水平。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1995年利率达到峰值 6% 。从那时起,格林斯潘一直将利率维持在 5% 至 6% 的范围内,直到 2001 年。

正如《纽约时报》所说,“格林斯潘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做出了一个成功的赌注,在失业率下降时顶住了加息的压力。他认为,生产力的提高,包括计算机革命的成果,已经加快了可持续增长的速度。事实上,美联储正在争论是否存在通胀不足的问题,而新任美联储理事珍妮特·耶伦在说服格林斯潘先生相信少量通胀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6 年 12 月,互联网泡沫如火如荼地展开。格林斯潘警告市场将出现“非理性繁荣”,尽管他当时人为地将利率定在了低位。

纽约时报再次报道:

“美联储认为戳破泡沫不属于其职责范围,这导致批评者指责格林斯潘的货币政策引发了一个繁荣与萧条的时代,并最终引发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

然后,2001 年春天,互联网泡沫破灭了。

作为回应,格林斯潘大幅削减利率,最终在 2003 年 6 月将利率降至 1%。这为 2008 年金融危机埋下了伏笔。

美联储于 2004 年夏天开始上调利率。到 2005 年 2 月,过度膨胀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问题,但美联储继续提高利率。当然,抵押贷款利率随着联邦基金利率上升。更多的房主开始违约。2007 年末,房价跌至谷底,2008 年末,整个系统崩溃,引发了大衰退。

到 2008 年 12 月,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将利率降至 0.25%(实际上为零),并启动了三轮量化宽松政策中的第一轮。美联储将利率维持在这一历史低位长达七年之久。

珍妮特·耶伦于 2015 年首次上调利率,随后于 2016 年加息一次。直到 2017 年,央行才开始认真地实现正常化,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加息七次。在 2018 年 12 月最后一次加息之后,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 2.5%。美联储还于 2018 年开始通过剥离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

这一系列事件引爆了新的泡沫。到 2017 年,经济充斥着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债务。股市飙升至创纪录水平。我们还看到高收益债券、住房(再次)和商业房地产等其他资产泡沫,以及许多其他你不太了解的资产,例如艺术品和漫画书。

2018 年秋季,加息和量化紧缩的影响开始波及整个经济。股市暴跌。这是周期即将从繁荣转向萧条的第一个迹象。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出手相救,暗示利率正常化已经结束,并宣布量化紧缩结束。当疫情拯救美联储时,我们似乎正蹒跚走向下一次萧条。美联储在 2019 年三次降息,试图维持繁荣。

然后,命运发生了奇妙的转折,新冠疫情拯救了美联储。

2020 年政府关门事件为央行提供了加大宽松货币政策的借口。央行迅速将利率降至零,并启动了大规模量化宽松计划,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向经济注入了近 5 万亿美元的新印钞。

对金融体系前所未有的干预再次吹大了疫情前就已经破裂的泡沫。在最初的崩盘之后,随着政府关闭经济,股市飙升。刺激计划让美国人继续消费,尽管生产量暴跌。实际上,疫情政策创造了 2008 年后的繁荣 2.0。

但也有不好的一面。由于大量新资金如此迅速地涌入经济,价格通胀开始抬头,迫使央行上调利率,并比其预期更早地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

美联储仍未采取足够措施抑制疫情期间释放的价格通胀巨龙,但其已将利率上调至足以引发下一次衰退的程度。

这只是时间问题。

当经济崩溃时,美联储几乎肯定会采取一贯的做法——试图通过进一步人为压低利率和印钞来制造新的繁荣。这意味着通货膨胀加剧。

但到了某个时候,美联储会走得太远,无法挽回颓势。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还不清楚,但不见得会是好事。



6

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核实。未经同意,请勿转载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会员文章,其作者博客简介和文章内容,均由作者本人编写,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网站无关。理财18网不对简介和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做任何保证。理财18网未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直接联系网站用户。任何网站用户因私加会员联系方式而导致的相关账户泄露与资金损失,均由网站用户自行承担。

文章标题搜索     
  博客搜索     
更多精彩文章

理财18资讯    

Copyright @ 2004 - 2024 lica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