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纽约:
东京:
伦敦:
首页 市场速递 实时资讯 市场评论 财经日历 黄金原油 货币专题 会员分析 产品服务 投资学院 全网信息
【银河晨报】8.23丨宏观:非农数据为何调整?美联储纪要说了什么?——美国劳动数据修正与议息会议纪要

作者:中国银河证券 2024-08-23 10:17


银河观点

宏观:非农数据为何调整?美联储纪要说了什么?——美国劳动数据修正与议息会议纪要

章俊丨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

S0130523070003

一、核心观点

一季度QCEW公布,非农数据依据其进行大幅下修:美国劳工数据局(BLS)8月21日公布了2024年一季度的季度就业和薪资普查(QCEW)数据并根据其初次校正了2024年3月的非农就业数据基准。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QCEW显示在失业保险系统覆盖范围内的未季调就业总人数累计1.5358亿个岗位,同比增长1.35%;相比之下,未季调的非农就业总人数累计1.5721亿个岗位,同比1.92%。以2024年3月为基准的初次未季调非农就业总人数下调81.8万个岗位,变动约-0.5%,与过往的非农依据QCEW的修正最终值比较,为2009年-0.7%(90.2万)以来的最低值。

非农数据的下修在市场预期范围内,显示劳动市场的新增就业弱于预期但仍有一定韧性,整体继续弱化:3月的基准调整减少的81.8万个岗位将通过折回模型(wadge-back procedure)分摊至过往的11个月当中,即2024年2月至2023年4月当中;从平均值考虑,每月的非季调非农就业将下调约6.8万个岗位。以非季调值比较,调整前2024年3月比2023年3月增加的就业为295.7万个,平均月度新增24.6万个;初次修正后为213.9万个,平均月度新增17.8万个。我们在《穿透美国就业数据的“迷雾”》中指出“QCEW数据显示就业岗位2022年增加411.8万个,2023年增加232.3万个;同期非农就业分别增加447.1万个和305.8万个。本次对初次修正大幅下调非农就业岗位数量并不意外,因为QCEW和非农就业的偏离幅度在2023年差距已经处于疫情期间以外的历史高位,修正幅度亦在市场预期范围内。当然,2024年的非农修正终值还需要等到2025年2月公布2024年全年QCEW数据之后。需要注意的是,8月的初次修正值下调幅度可能大于次年2月的最终修正值:以2023年为例,2023年8月的初次修正值为-30.6万人 (-0.2%)而2024年2月的最终修正值缩小为-18.7万人(-0.1%)。

非农数据和QCEW的差距可能来自至少两个方面:(1)从口径上考虑,虽然QCEW和非农数据较为接近,但两者也存在一些区别,比如QCEW并不统计自我雇佣人员,但非农就业将其包括在内,而非农就业则不统计农业就业。(2)虽然两者理论上均统计移民,但从调查方式来看,非农就业是企业通过电话、传真、电子数据等各类方式回复,虽然严谨程度不高但更易包括非法移民;而QCEW是由在企业中有失业保险(UI)的就业岗位汇总而来,而新进入的非法移民由于工作时长和身份问题多不被失业保险覆盖,这也是导致两者增长趋势差距的重要理由。总体上,QCEW数据的公布和非农就业基准的下修仍显示劳动市场没有之前数据显示的强韧;虽然如此,美国劳动市场2024年达到衰退程度的概率仍然不高,失业率的上行更多是由供给侧移民供给过多推动,而非美国自身经济快速下滑导致的需求端的收缩。

非农数据和QCEW有什么差异?修正的影响范围和方式?(1)从准确度上来看,QCEW不是类似非农数据这类调查问卷估算形成的数据,而是企业有失业保险岗位的加总数据调整得来,质量明显优于非农数据,这也是非农数据需要通过QCEW进行行业修正的原因。(2)修正方面,理论上校正月的数据将影响21个月的数据,t年初次校正主要影响t年3月至t-1年4月的数据(在最终修正前t年后续4到10月份数据的基准也会受到影响),而t+1年2月对t年的修正终值将影响t年全部12个月的数据,以及t-1年4月以来的数据,共计21个月会受到影响。(3)此外,根据QCEW修正非农数据后,过去5年的季调模型和数据也会相应做出调整。

美联储7月FOMC纪要对9月降息做出更强烈暗示:(1)美联储绝大多数(the vast majority)参会官员认为如果数据继续如预期般演进,那么下一次会议(9月)放松货币政策是合适的。(2)美联储的数位(several)参会者认为近期通胀取得的进展和失业率的上升为7月降息25BP提供了可能的场景(plausible case),或者他们会支持这一决定。(3)在货币政策展望方面,与会者认为经济活动增长依然稳固(solid),通胀数据展现出了进一步进展,劳动市场出现缓和。小部分(a few)参与者表示在去通胀继续进行的情况下,不降低名义政策利率意味着货币政策实际上正在收紧。(4)数位(several)参会者强调在美联储缩表的进程中要继续监测货币市场流动性和影响准备金需求的因子。(5)风险方面,大多数(a majority)参会者认为双重目标中就业面临的风险上行,而通胀面临的风险下行,这和7月FOMC声明中关注“双重使命的两端”所传达的信号一致。对经济和就业风险的担忧相对更加明显:许多(many)与会者表示降息过晚或幅度更低可能冒着经济活动和就业过度放缓的风险;相比之下,仅数位(several)参会者表示降息过早或幅度过大可能冒着总需求重新恢复和通胀进程逆转的风险。

市场的降息交易持续,但年内出现单次50BP降息的概率仍较低:综合双重目标、经济、金融风险和财政情况考虑,我们继续维持9月没有降息50BP必要、年内累计降息50BP至75BP的预期。在失业率稳定升至4.4%的自然失业率上方前,年内50BP的降息幅度更为合适,但我们判断失业率四季度很可能超过4.4%的水平。

市场方面,在非农数据进行下修后,美国主要股指盘中先出现了下跌,美元指数小幅回落,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3.8%左右震荡后一度回落至3.77%左右,整体依然反映降息交易的加强。7月FOMC纪要公布后,美股转而上涨,美元指数从非农公布后101.16的水平进一步回落至100.95的低位而后上行,10年期美债在小幅回落后有所反弹。整体上,在劳动数据继续弱化,9月降息预期夯实的情况下,市场继续以“降息交易”为主线,而预计劳动数据和投资数据的弱化可能导致衰替交易阶段性穿插进行,短期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的下行继续获得支撑。

二、风险提示

1. 美国劳动市场大幅下滑的风险。

2. 美国银行系统意外出现流动性问题的风险。

3. 劳动市场不同统计序列和方式存在误差的风险。

医药:中企出海系列:竞争升级,顺势而为


程培丨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

S0130522100001


孙怡丨医药行业分析师

S0130524010001


宋丽莹丨医药行业分析师

S0130524050001


孟熙丨医药行业分析师

S0130524070003

一、核心观点

海外市场吸引力叠加国内市场竞争压力,双重因素提升国产医药出海动能。国内医药产业在过去20年里持续快速成长,核心动力在于经济快速发展下带来的居民医疗需求增长,同时国内医疗保障政策持续完善。然从2018年药品带量采购开始,医药产业链在带量采购、医保谈判、DRG/DIP支付等政策的影响下增长放缓,部分国内企业为实现持续增长将目光转向海外。在创新药领域,海外市场的发展空间、定价体系、保险支付均与国内市场存在较大差异,可拓展空间更大。在器械领域,国产器械龙头产品持续升级,已在诸多细分赛道具备全球竞争力,海外市场也顺势成为公司业绩增长新动力。 

药品出海持续升级,创新药对外授权持续新高。中国药企出海征途经历了从原料药到仿制药,再到现在创新药出海的演变。1)创新药出海目前近80%的企业选择对外授权模式,交易金额屡创历史新高;少数头部企业选择合作开发模式,通过自建国际化团队积累海外临床经验;极少数企业实现自主出海,独享海外商业化收益。2)中国仿制药在美国FDA获批的ANDA数量持续走高,且代表更高制药工艺的注射剂药品占比呈现上升趋势。在美国药品短缺严重,且注射剂市场进入壁垒较高的背景下,国产注射剂出口有望持续保持高增长。3)全球原料药市场持续扩容,中国承接欧美向外转移的产能,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料药产地,国产原料药出口也保持稳健增长。

技术提升促进海外市场突破,医疗器械出海加速兑现。随着国产医疗器械产品力逐步提升,部分领域已经达到比肩海外一线水平,中国医疗器械出海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目前中国医疗器械产品梯队不断完善,能够根据美国、东南亚、欧洲等不同海外国家/地区需求提供产品及解决方案。从细分方向看,国产器械在影像、超声等医疗设备,化学发光、流水线、POCT等体外诊断领域,在国内已逐步实现进口替代的基础上,海外市场拓展前景可期。

中药和生物制品出海:挑战与机遇并存。1)中药类产品出口以植物提取物和中药材(饮片)为主,中成药的出海处于起步阶段,部分中成药企已布局出海业务。2)全球疫苗市场集中度高,国产已上市的成熟疫苗品种多,2021年逐步打开海外市场,目前在销售、研发、商业化层面均有积极布局。3)人血白蛋白依赖进口,国产静丙等产品已布局出口业务。

二、投资建议

全球医药市场持续增长,海外市场可拓展空间较大,高定价水平带来高市场回报率,医药出海投资建议关注:1)创新药海外定价优势驱动下,国内创新药出海持续加速,关注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百利天恒、君实生物等;2)制剂板块:下半年看好高毛利、高壁垒的注射剂出口赛道,关注健友股份、华海药业等;3)原料药国际化布局较早,2024年具有价格恢复动力,重点关注肝素、抗生素和甾体类;4)高端器械领域国产产品趋于成熟,关注国产器械装备的国产替代及海外出口,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新产业、安图生物等。5)中药和生物制品正处于出海起步阶段,关注同仁堂国药、康泰生物、上海莱士等。

三、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风险;海外政策变化致订单或税率调整风险;创新药及创新器械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汇率变动的风险。






评级体系:

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6到12个月行业指数(或公司股价)相对市场表现,其中:A股市场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为基准,北交所市场以北证50指数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恒生指数为基准。

行业评级

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10%以上。

中性: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10%之间。

回避:相对基准指数跌幅5%以上。

公司评级

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20%以上。

谨慎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20%之间。

中性: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5%之间。

回避:相对基准指数跌幅5%以上。


法律申明:

本公众订阅号为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运营的三个研究官方订阅号之一(其他为“中国银河宏观”“中国银河证券新发展研究院)。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名义注册的,或含有“银河研究”,或含有与银河研究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银河研究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银河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银河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本订阅号所摘录的研究报告内容经相关流程及微信信息发布审核等环节后在本订阅号内转载,本订阅号不承诺在第一时间转载相关内容,如需了解详细、完整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银河证券研究院发布的完整报告,任何研究观点以银河证券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旨在交流证券研究经验。本订阅号所载的全部内容只提供给订阅人做参考之用,订阅人须自行确认自己具备理解证券研究报告的专业能力,保持自身的独立判断,不应认为本订阅号的内容可以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并不构成对订阅人的投资建议,并非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银河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订阅号所提及的任何证券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风险,订阅人需自行承担依据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进行投资决策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在相关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结果及预测结论,会根据银河证券研究院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做出更改,敬请订阅者密切关注后续研究报告的最新相关结论。

本订阅号所转发的研究报告,均只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的观点。本订阅号不保证银河证券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给出与本微信公众号所发布研报结论不同甚至相反的投资意见,敬请订阅者留意。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发布的本图文消息仅面向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图文消息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的版权归银河证券所有,银河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的复制、转载,均需注明银河研究的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在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投资有风险,入市请谨慎。



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核实。未经同意,请勿转载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会员文章,其作者博客简介和文章内容,均由作者本人编写,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网站无关。理财18网不对简介和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做任何保证。理财18网未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直接联系网站用户。任何网站用户因私加会员联系方式而导致的相关账户泄露与资金损失,均由网站用户自行承担。

文章标题搜索     
  博客搜索     
更多精彩文章

中国银河证券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证券行业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 公司拥有独特的历史、品牌和股东优势,行业内覆盖广泛的营业网络和规模领先的客户群,以及综合全面的业务实力,为政府、企业、机构和个人提供智库咨询、财富管理、投资银行、投资管理、国际业务等综合金融服务。致力于成为在亚洲资本市场上领先的投资银行和具有系统重要性的证券业金融机构。

Copyright @ 2004 - 2024 lica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