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纽约:
东京:
伦敦:
首页 市场速递 实时资讯 市场评论 财经日历 黄金原油 货币专题 会员分析 产品服务 投资学院 全网信息
【中国银河宏观】预算草案的五大焦点

作者:中国银河证券 2024-03-07 10:03


核心观点

3月6日财政部公布了《关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从今年预算草案的整体内容来看,对于财政重点支持方向、区域间的财力流向以及央地间的债务融资较以往年度均有显著变化。通过地方政府性基金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收支安排中,也反映出中央对于地产投资的预期趋稳、地方“盘活存量”的压力也有大幅缓解。主要内容如下:

一、财政首要支持政策转向经济转型和科技创新。根据过往几年预算草案来看,每年基本会公布7-8项目主要政策,其基本规律是:后几项政策相对固定,而前三项政策的内容和排序往往指明当年重点方向。例如2022年首要政策目标是保市场主体、2023年为扩大内需,而今年我们看到主要政策的前两项均和科创相关,第一是支持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第二是支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去年的首要目标“扩大内需”已经移居第三。据此我们认为:新一轮财政逆周期调控或不同于以往几次传统基建投资扩张,将更加兼顾跨周期调节、聚焦经济转型和科技创新。具体财政支持政策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税收政策方面的表述更多为“落实”,既落实技术改造相关投资税收优惠,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二是政府专项产业基金的资金支持;三是国企改革,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基础上更好发挥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引领、引导作用;四是财政对于教育和研发支持。

二、“大国大城”战略下财政和基建转向人口流入的发达经济带。本次预算草案在提及“推动城镇化建设”时,对于“三大工程”即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更多倾向吸纳农村人口较多的城市,并推动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这意味着未来人口大量流入的大中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将是财政重点支持方向。

三、广义财政显著扩张,但主体转向中央负债。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4%,略低于去年,财政扩张主要靠政府性基金支出的大幅扩张。2024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增长0.1%,与去年持平,但支出增长18.6%,支出绝对值较去年增长约1.88万亿。其背后主要是1万亿的新增超长期特别国债以及6000多亿的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去年超收和往年结余)对地方的转移支付。需要注意的是,今年政府性基金的扩张与往年显著不同的是,增量资金主要来于中央,而不是往年持续扩张的地方专项债。对于政府投融资而言,意味着更低的融资利率和隐形债务风险。

四、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背后隐含了中央对于地产的预期转向平稳。自2021年以来,由于房地产行业的持续下行,作为地方政府性基金主要收入的土地出让金收入连续3年大幅下行。2024年预算草案中,对于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的目标为6.6万亿,较去年增长0.1%。我们认为这一增速目标较为客观,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央对于2024年房地产一级市场的判断和政策导向仍然以稳为主。

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反映地方“盘活存量”压力大幅缓解。对比2023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完成情况和2024年的收支预算,可以显著发现今年的收支增速大幅缓解。其中2023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为6743亿元,预算完成度为125.9%,增长18.4%。报告显示其收入高增的背后主要是地方加大资产处置力度,一次性产权转让收入增加,地方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增长较多。而2024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仅为5925.14亿元,下降12.1%,主要是地方收入调降较多。“一升一降”背后反映了疫后财政逐步走向正常化,地方国资通过存量盘活应急的压力大幅缓解。

 

3月6日财政部公布了《关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从今年预算草案的整体内容来看,对于财政重点支持方向、区域间的财力流向以及央地间的债务融资较以往年度均有显著变化。通过地方政府性基金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收支安排中,也反映出中央对于地产投资的预期趋稳、地方“盘活存量”的压力也有大幅缓解。主要内容如下:

一、财政首要支持政策指向转型和创新

根据过往几年预算草案来看,每年基本会公布7-8项目主要政策,其基本规律是:后几项政策相对固定(第四是乡村振兴、第五是生态环境、第六是民生、第七是国防、外交、政法),但前三项政策的内容和排序往往指明当年重点方向。例如2021年首要政策是“推动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2022年首要政策目标是保市场主体、2023年为扩大内需,而今年我们看到主要政策的前两项均和科创相关,第一是支持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第二是支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去年的首要目标“扩大内需”已经移居第三。据此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新一轮财政逆周期调控不同于以往几次扩张,更加聚焦经济转型和科技创新。

财政如何支持经济转型和科技创新?从预算草案来看,具体支持政策主要以下几方面:首先税收政策方面的表述更多为“落实”,即落实技术改造相关投资税收优惠,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例如去年已将符合条件的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20%,将符合条件的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二是专项产业基金支持,去年我国的产业基础再造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增长了20.3%,今年预算草案再安排专项资金104亿元;三是国企改革,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基础上更好发挥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引领、引导作用,去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意见》,在收入方面实现了所有国有企业的预算全覆盖,支出层面强化了纪律约束,突出了产业引领作用;四是教育和研发支持,今年财政预算草案中主要财政政策第二位是“科教兴国”,从支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两方面做了阐述,主要支持政策是加大教育支出和财政研发补贴。

二、“大国大城”战略下财政和新增投资转向发达经济带

财政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大国大城”战略下未来财政和政府投融资或将向经济发达的经济带聚集。本次预算草案在提及“推动城镇化建设”时,对于“三大工程”即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更多倾向吸纳农村人口较多的城市,并推动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这意味着未来人口大量流入的大中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将是财政重点支持方向。

实际上过去我国地方政府隐形债务风险攀升及央地财力、区域财力失衡的因素之一在于财力和基础设施建设并未随人口流向而走,造成大量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过剩,政府投资回报率较低。以当前12个化债重点地区为例,其基本均属于人口净流出的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相对于其GDP占比和人口而言,基建和债务水平过高。去年提出的“三大工程”均指向城区人口300万以上的大中城市,今年的预算草案也首次提财政向人口流入区域倾斜的资金安排,这均表明了未来政府债务和基建建设的投向转变。对此。我们在之前报告《2024年地方化债何去何从?》也进行了详细分析。
三、广义财政显著扩张,但主体转向中央负债

中央政府性基金支出大幅扩张,支持财政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一般公共预算调入资金比例大幅提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4%,财政扩张主要靠政府性基金支出的大幅扩张。2024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增长0.1%,与去年持平,但支出增长18.6%,支出绝对值较去年增长约1.88万亿。

其背后主要是1万亿的新增超长期特别国债以及6000多亿的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去年超收和往年结余)对地方的转移支付。需要注意的是,今年政府性基金的扩张与往年显著不同的是,增量资金主要来于中央,而不是往年持续扩张的地方专项债。对于政府投融资而言,意味着更低的融资利率和更易管控的债务风险。

四、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隐含了中央对于地产的预期转向平稳

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背后隐含了中央对于地产行业保持平稳的预期。自2021年以来,由于房地产行业的持续下行,作为地方政府性基金主要收入的土地出让金收入连续3年大幅下行。2024年预算草案中,对于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的目标为6.6万亿,较去年增长0.1%。我们认为这一增速目标较为客观,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央对于2024年房地产一级市场的判断和政策导向仍然以稳为主。

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反映地方“盘活存量”压力大幅缓解

地方“盘活存量”的压力大幅缓解。对比2023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完成情况和2024年的收支预算,可以显著发现今年的收支增速大幅缓解。其中2023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为6743亿元,预算完成度为125.9%,增长18.4%。报告显示其收入高增的背后主要是地方加大资产处置力度,一次性产权转让收入增加,地方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增长较多。而2024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仅为5925.14亿元,下降12.1%,主要是地方收入调降较多。“一升一降”背后反映了疫后财政逐步走向正常化,地方国资通过存量盘活应急的压力大幅缓解。

 

风险提示

1.政策理解不到位的风险 2.财政政策不及预期的风险 3.经济超预期下行的风险 4.政府债券违约超预期的风险

 

5

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核实。未经同意,请勿转载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会员文章,其作者博客简介和文章内容,均由作者本人编写,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网站无关。理财18网不对简介和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做任何保证。理财18网未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直接联系网站用户。任何网站用户因私加会员联系方式而导致的相关账户泄露与资金损失,均由网站用户自行承担。

文章标题搜索     
  博客搜索     
更多精彩文章

中国银河证券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证券行业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 公司拥有独特的历史、品牌和股东优势,行业内覆盖广泛的营业网络和规模领先的客户群,以及综合全面的业务实力,为政府、企业、机构和个人提供智库咨询、财富管理、投资银行、投资管理、国际业务等综合金融服务。致力于成为在亚洲资本市场上领先的投资银行和具有系统重要性的证券业金融机构。

Copyright @ 2004 - 2024 lica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